任何时候,人们都不缺乏分享的欲望,为什么克莱 舍基会把它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?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,用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。
首先是天时。互联网的高速运算、处理能力,让每个从业者得以高效、快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。这意味着,每个人可以享受更多工作之外的时间;
其次是地利。通讯成本的下降、带宽的增加,让用户接触互联网的成本变得更加低廉。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,它像水和电一样,成了生活的必需品;
最后是人和。接触成本的降低,不可避免地使得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,网民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群,二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。正如克莱 舍基所言,“对网络的传统看法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,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……而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,虚拟信息空间的整个概念都在退化。”
网络世界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,意味着基于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要重新架构。
不管已经出现了多少大企业,人类依然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,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。在这个行当里,不管一家企业的赢利状况有多么喜人,也随时面临被甩出发展潮流的风险。
发展潮流的漩涡正在席卷大家,网络正在发生演变。过去,大家可以把网络解读为一种精英享用的新兴工具,它向用户提供的是接触传统精英学问一个更加便捷的通道,也就是说互联网是内容的传递者而不是生产者;现在则不同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,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型态的元素,正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的内容、制造新的话题。
参与分享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,力量越来越强大,互联网产业也随之迎来“核聚变”,原来大家所熟知的商业模式,随时可能成为泡影。每一个从业者必须认识到,如果你不能学会主动迎接,不对这种网民自由参与分享的精神保持敬畏之心,你就会被炸得粉碎。
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。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、平台崛起的时代。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、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不再吃香。在新的时代,如果还背着这些包袱,那就等于给波音787装了一个拖拉机的马达,想飞也飞不起来。如何铸造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、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,才是互联网新时代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。这个新时代,不再信奉传统的弱肉强食般的“丛林法则”,它更从崇尚的是“天空法则”。所谓“天高任鸟飞“,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,但生存的维度并不完全重合,麻雀有麻雀的天空,老鹰也有老鹰的天空。决定能否成功、有多大成功的,是自己发现需求、主动创造分享平台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