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施加给中兴通讯的制裁终于结束,也让中兴从这场自2016年就开始的拉锯战松了口气。十年前,在国内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,要问谁是彼时的通信行业老大,那自然是中兴手机无疑。但由于不能掌握核心技术,以网络基础设施运营为主的中兴通讯长时间内陷于被动。如今曙光已现,中兴也慢慢复苏,但若要重回巅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七年坎坷“缓刑期”
3月23日,中兴通讯发布公告,美国时间2022年3月22日,企业收到美国得克萨斯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判决,裁定不予撤销中兴通讯的缓刑期,即缓刑期将于原定的2022年3月22日(美国时间)届满,且不附加任何处罚,并确认监察官任期将于原定的美国时间2022年3月22日结束。
这也意味着,中兴通讯自2017年被裁决后的五年合规观察期结束。香颂资本实行董事沈萌表示:“中兴已经阶段性完成此前陷入与美国的法律纠纷,之后可以恢复常态化经营。”更有业内人士直言中兴这回能够“松口气了”。
受此利好消息影响,3月23日中兴的股价一度大涨,以盘中最高24.9港元计算,其港股股价一度上涨60%,其A股股价也是开盘即涨停。同时整个5G产业链也闻风而动,通信板块内再度掀起了涨停潮。
而若从2016年3月开始计算,中兴和美国这场拉锯战已经持续七年之久,彼时美国指责中兴违反出口限制法规,将从美国采买的器件生产出成品后销往伊朗、朝鲜。中兴当时积极和美国方面沟通,双方关系曾短暂缓和,代价是中兴必须撤销参与违规行为的高管的职务。2017年3月,美国司法部、商务部以及财政部海外资产管理办公室共同决定,对中兴开出11.9亿美金的罚单,这也是历史上对非金融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。
然而事情至此远未平息,2018年4月,美国方面认为中兴并未按要求惩处涉事员工,另外在此前的两份函件中做了虚假陈述,故激活了对中兴的拒绝令,也就意味着中兴无法采购美国零部件,面临业务停摆的风险。
2018年6月,中兴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10亿美金罚款,并另行拨付4亿美金代管资金。此外,中兴还需自费聘任“协调员”,由其监管中兴是否遵守了1979年《美国出口管理法案》。2022年3月,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,将参加于3月14日召开的关于缓刑期撤销的听证会。如今的结果也意味着,中兴通讯最后赢得了上述听证会的“胜利”。
三年艰难扭亏为盈
美国制裁的影响也反映在中兴的财务上。在拉锯开始的2016年,中兴净利润亏损约24亿元,同比减少约173%。分析人士认为,8.92亿美金一次性计提严重影响了中兴通讯的财务表现。2018年,中兴通讯更是全年亏损约70亿元。
冲击过后,中兴通讯用了三年时间才慢慢恢复元气。财报显示,2021年,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1145.2亿元,同比增长12.9%;净利润68.1亿元,同比增长59.9%。
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:“美国政府的制裁对中兴的影响是巨大的,之前中兴与HUAWEI基本是同规模企业,而经历数年打压后,如今已经远远落后HUAWEI。”
实际上,由于美国对尖端技术的掌握,长期以来,中兴通讯的发展都对美国零件有所依赖,资料显示,中兴旗下产品中20%-30%使用来自美国的零部件,尤其是芯片。
梁振鹏表示,中兴通讯依靠做通信设备起家,主要是商用的B2B业务,但是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,中兴通讯并不掌握自主常识产权,这也让美国方面一下击中了中兴通讯的“软肋”。而美国对HUAWEI也进行制裁,但由于HUAWEI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,所以美国制裁的主要影响在消费电子领域,以手机为主,对于上游的通信基础设施,制裁并不能动摇HUAWEI的根本。
需补齐短板再出发
如今,中兴通讯基本上拆除了美国制裁这一“定时炸弹”,但业内观点认为,中兴通讯想重回巅峰,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,中兴营收的最重要来源是运营商网络,占比约66%;消费者业务占比约22%,政企业务仅占比约11.4%。在被打压的数年中,5G网络正迅猛发展,截至2021年底,全国累计开通5G基站142.5万个,覆盖约98%的县城城区和80%的乡镇地区;5G手机出货量达约2.66亿部,同比增长63.5%。业内人士认为,中兴通讯想要在未来高速发展,在消费者业务和政企业务上必须加大力量,补上短板。
不过也有专家认为,结束制裁后的中兴仍有不少增长点。沈萌谈道:“虽然被监管期间各项业务都受到较大抑制,但是同时期竞争对手也同样承受发展压力,而中兴通讯解除监管后,如果策略得当可以快速填补此前空出的市场份额。”
“这意味着中兴通讯的长远发展障碍基本扫除。”运营商财经网总编辑康钊表示,由于中兴通讯大部分重要零部件都要依靠美国企业,因此美国如果将中兴通讯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那中兴通讯就没法开展业务,所以,美国设置的中兴通讯的“处罚观察期”始终是中兴通讯的紧箍咒,让中兴通讯无法掉以轻心。
梁振鹏则认为,对中兴而言最直接的利好就是股价上涨,有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以更小的代价融资,推动日后的发展,并指出中兴通讯经此一役,或许对自主生产上游部件有着更深的认识和更迫切的需求。
来源:北京商报